如今,日式雜貨已經成為了深入人心的雜貨風格,簡單的幾件日式雜貨,往往可以折射出簡單樸素卻高品質生活。
而在日本,有一家延續了三百余年的雜貨店,堪稱日式雜貨的鼻祖——中川政七。三百年的工藝沉淀會醞釀出怎么樣的精彩,老字號的傳承中又會迸發出怎么樣的創新火花,這些都由我帶您一一揭秘。
PART1:起源
中川政七創立于1716年的奈良,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最早以產麻制品「奈良曬」(使用奈良特產麻布進行漂白制作的織物)起家,也生產一些生活雜貨和茶具等。
在江戶時代,“奈良曬”服務于皇室和武士階層,甚至被德川幕府指定為御用品,以此為契機,中川政七急速發展壯大,為后續的繁華奠定基礎。
在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下,固守原本的生產方式必然會走向破敗。中川政七就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選擇將日本傳統工藝與文化風俗保留,并且以品牌化的模式進行生產運營。
在此決策下,連鎖式的雜貨店——中川政七商店和旗下的「遊中川 」品牌應運而生了
「遊中川 」堅持以「古老、美好、玩心」為概念,推出手工紡織布料商品的和風生活雜貨。它以奈良傳統麻布工藝和紋樣為基礎,主打生活用品,而它的客戶主要是日本國內的家庭主婦。
上圖為零錢包;下圖為各式胸花
以“日本布料”為概念,提出將日本古代傳承的技術、素材、意匠(創作構思)與現代時尚結合,針對小件的雜貨進行設計和創造。這種符合現代審美且由古法制成保證質量的“小巧物件”就是「遊中川 」的核心產品。
“遊·中川“的重塑,挽救了中川政七原本老舊、過時、土氣的產品線。使它們如獲新生,更受當代家庭主婦的喜愛,成為了她們最喜歡買的小物品牌。
“遊·中川“的誕生,改善了中川政七原本老舊、過時、土氣的產品線,使它們如獲新生,更受當代家庭主婦的喜愛,成為了她們最喜歡買的小物品牌。也正式讓中川政七,從手工作坊,變成正規的日式雜貨店。
PART2:創新
在2003年中川政七創立了新品牌“粹更kisara”。這個品牌定位更加明確,主打送禮的雜貨。設計上加入了更多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
他們希望在人們心里留下“如果是要挑選禮物的話那就去粋更kisara吧”的想法,于是在包裝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禮物”在日本社會中有重要的地位,從日本室町時代開始送禮之風盛行,禮物包裝更是大放異彩。
中川政七商店經過一番研究后決定將日本室町時代的禮品包裝美學換代升級,重新定義包裝用紙、結繩技法、裝飾形態,從“送什么”、“送給誰”以及“為何送”等不同角度出發,讓“粹更kisara”的包裝美學深入人心。
中川政七商店以顧客的角度進行禮品設計,相較于“實用價值”,更加注重于“體現心意”,會為顧客準備富有象征意義的禮品以供選擇。
代表想要共度來年歲月的日歷
它與“遊?中川”和“粋更kisara”的本質區別是:為了喚醒民眾對于日本老物件的記憶,中川淳與水野學整理了日本傳統生活中依然被繼續使用的產品,并進行設計改良,使它們重新煥發了生機。
設計師認為中川政七的悠久歷史和奈良起家這兩個深厚的文化符號最為人著迷。于是,鹿這個奈良標志性的象征成為了中川政七商店最主要的視覺符號。隨后,他還為品牌設計了具有奈良特色的“鹿”主題招牌、改良了店鋪設計。
而顧客的狂熱購買,證明了這種凝聚時代沉淀和民族特色的雜貨受歡迎程度。2016年,中川政七特意推出紀念logo,三百年一路走來,歷經風雨,從發軔到創新再到重塑,中川政七真正成為了代表日本的國貨之光。
中川政七就是傳統老字號在新時代浪潮中重獲新生的優質典范,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對于傳統工藝,需要的不是因循守舊和固步自封;而是進行不斷的修正,重塑。
作為中國首個以“雜貨”命名的展覽會,寧波雜貨展2021首次舉辦就引起業界關注,與同期舉辦的寧波文具展共錄得1564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51700平方米。在寧波雜貨展上,不僅有經歷了時間考驗的傳統手工雜貨,還有更多符合現代審美,經過專業視覺設計的新型雜貨。我們借著這次展會,發揮行業集聚優勢,梳理品牌特點,讓前來參觀的您,同時欣賞到沉淀的底蘊和創新的奇特。